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林草、铁路等18个相关部门和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实化政策举措,指导各地有力有序推动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政策落地落实,为项目所在地群众特别是脱贫人口、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抓紧提供一批规模性务工岗位,积极发挥以工代赈带动就业促进增收的政策功能。
一、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推动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工作。《工作方案》印发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组织专题研究,分析研判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形势,了解以工代赈工作进展情况及面临的困难问题,召开专门视频推进会研究部署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政策落地可操作能见效的具体举措。交通运输部先后印发《农村公路扩稳就业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关于做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领域推广以工代赈工作的通知》,并于9月15日组织召开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会议,对交通运输领域推广以工代赈等工作进行重点部署。水利部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入推动做好水利领域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有关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导地方水利部门做好以工代赈政策落实。
二、建立部门分工方案和沟通协调机制,压紧压实部门责任分工。7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工作交流通气会,研究下一步贯彻落实工作,并将《工作方案》中4方面12条政策措施细化为27项具体任务,明确牵头部门、参加单位,形成部门分工方案并印发实施,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工作推进不走过场、政策落实不打折扣。建立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的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工作部门沟通协调机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担任召集人,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三、制定出台指导目录和项目清单,提升工作对象精准度。为进一步细化可实施以工代赈的建设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范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实施了《重点工程项目中能够实施以工代赈的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指导目录》,围绕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等7大建设领域,充分挖掘重点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及附属临建建设、工地服务保障、建后管护等方面的用工潜力,逐一明确了公路、铁路、水库、灌区、油气管道等28个具体工程项目类别中能够实施以工代赈的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以及行业指导部门(单位)。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实施了《2022年度部分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适用以工代赈的重点工程项目清单》,明确了2022年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环境等领域63个可实施以工代赈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同步明确14个以切块或打捆方式下达到地方的中央专项。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专项4亿元,支持河北等20个省份围绕相关重点工程项目,配套实施一批中小型交通、水利等以工代赈项目。
四、细化完善制度流程,推动以工代赈管理规范化。为推动相关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工作规范流程,同步印发群众务工组织、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以工代赈情况综合评价等参考模板,指导地方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政策要求和管理规范。印发专门通知,督促指导各地在实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为指导各地在交通重点项目和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交通运输部正在研究制定《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领域以工代赈实施指南》,进一步细化交通运输领域更好实施以工代赈规范指引。
五、强化宣讲解读和培训指导,推动基层干部懂政策会干事。8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采取赴部分省份实地交流、现场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培训对象覆盖省、市、县、乡四级业务骨干。创办《新时期以工代赈工作指引·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专刊》,遴选推介典型经验做法,推动各地互学互鉴。9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集中组织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召开专题视频培训会,结合《工作方案》和近期一系列细化举措开展解读培训,组织相关市县在线收听收看,覆盖了约1500多个县。10月25日,组织部分省份召开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工作座谈会,了解各地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工作进展,研究分析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部署政策解读培训和全面推进工作。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进一步细化实化配套政策举措,进一步加大政策培训和工作推进力度,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为城镇低收入群体、返乡农民工、脱贫人口等持续提供规模性务工岗位,充分发挥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作用。